湾不回家爷不改名(暂退)

诗,祖国,历史,月光,自由和远方

[津耀]神仙眷侣

  普设,供电亲情向

  呜呜呜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太特么好看了,我直接趁着放假熬夜敲出来一篇,就当是读后感了。

  原谅我拙劣的模仿。

  小概率事件让我碰上了,第一篇还真不是湘耀(捂脸)等我看完边城和三三就写读后感(同人)

  (只是用差不多的背景,剧情啥的完全不一样,说抄袭大可不必,实在不信可以去看看原著,我们周末不放假一个月放一次两天的假心情挺好就诈个尸,没必要又把兴冲冲的我给按下去。)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而生出各种怪异的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¹

  

  话说这王家二少在天津卫可是响当当的人物,提起王耀大伙可能眨巴眨巴眼睛说不出话,但一提到王二少,那家伙可是一拍板各种故事给你数得头头是道。

  

  王二少,名王耀,王家家主王黯的弟弟,又称书生王,诶,这您可别误会,天津卫好戏谑,能人多有外号,这书生王之称可不是腐儒酸儒的调侃,而是大家伙对这位的敬称。

  

  既称书生,那笔尖上的本事自是过硬,据来往京津送货的伙计们说这位爷好像是个劳什子刊物的主笔,本本倒数第二篇必是这位爷的大作压轴出场。

  

  单单如此,也称不上有多绝,最绝的是这位二少把那轮流坐的最高位置上的人骂了个遍,把天下浑浑噩噩的愣子人骂了个遍,偏偏人家还愿意捧着他,甚至乎还想请他多骂两句。

  

  他写文章也从不避着人,只看他一提笔,毫尖不过悬在纸上几寸,略加思索,一口气闷在胸口,然后刷刷下笔,写完一整行小字才呼出这口气,算下来几千余字也不过一晌功夫。

  

  再仔细一看,竟无一处修改或者涂抹。

  

  那笔在他手里,可真是开了个花。哪怕天津卫是商埠,毛笔是拿来记账用的,人们也打心眼里爱着他,敬着他,不为别个,就为他那仗义和骨气。

  

  他个头不高,二十出头,瘦瘦弱弱赛个闺女,但五官端正,模样俊俏,唇红齿白,戴个银框的大圆眼镜,好穿藏青色的长褂,因为刚听到革命二字就铰了头发,年轻人那头发像是野草除一茬长一茬快得很,现在已经到了肩膀头,可他一门心思研究着,也没功夫再剪,出门也不过随手拽根细绳扎在脑后。

  

  就这样一个看起来温良恭顺的美人,因为公开在报纸上大骂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不思安抚民生,反倒尽行卖国之事,被抓进去打了个半死也没改口,王家家主急个半死也没辙,毕竟一个拨弄算盘的怎么抵得过玩枪的,反倒是袁世凯见过他以后就把他乐呵呵地给放了。

  

  了解的人一打听才知道,嚯,这位爷不着痕迹地把那袁世凯骂了一通,可那老袁还以为他在夸他呢。

  

  老袁死了以后听闻这事的人谁不竖起大拇指夸一声好能耐。敢写文章骂人是一种本事,但骂了明显惹不起的人还能全身而退就是绝活了。

  

  王二少没嘛兴趣爱好,一是淘书,二是听戏,花不了多少条子和大洋,可架不住那王大少把人放手心里像眼珠子那么疼,每逢二少出门,都势必偷偷摸摸给塞上一把。

  

  时间长了攒的也越来越多,二少便又多了一个兴趣爱好——设厂子,最奇绝的还是他不挑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做工,偏偏找一些残疾的,或是想要做工的女人老人,活也不多,但工钱给得不少。

  

  经营之下,出入也差不多少,赚不了太多,但绝不至亏本。

  

  得知此事的大少不禁感慨一句,不愧是土生土长的津人,就是侠义。

  

  时人琢磨半天才明白嘛意思,那叫一个佩服。

  

  王二少最爱听的还数王老板的戏。

  

  这王老板何许人也?单单名字就奇特得很,王津,因为是盛字辈,所以艺名王盛津,取天津卫的津字为名,可见其出身就不俗——事实上,他是个没落贵族的后代,世代单传,爹娘因为干革命被砍了头,就把他留在了戏班子门口。

  

  老班主看他天赋着实不错,就好生培养,准备朝着旦角的方向发展——最后当真成了角,还是大红大紫,一出戏了满堂喝彩的名角。

  

  后来老班主故去,他就理所应当地成了新班主。

  

  那张脸,漂亮得雌雄莫辨,简直赛那每朝年龄最小的探花郎,那身段,简直赛那渤海边的弯弯船,那嗓子,简直赛那扬州的琵琶,直教人听了酥掉半边身子,偏偏还生不起淫邪之念。

  

  不知道是哪个好事的人传开一件事,说是冯家五爷关了状元楼心痛得甭提了,一个读书人连一群没读书的人都管不明白,用那些洋少爷的话怎么说来着,那叫自尊心受挫,一气之下长病不起,下人们担心这主子就请了这王老板来府上唱戏。

  

  本身王津是不干这种到人府上唱戏这种掉身价的事的,但一听说这冯五爷就是开状元楼的那个,好吃的王津还去捧过几次场,当场就拍板定了,就去唱,就唱一出

  

  可身段好,戏唱的好不代表一定就能如鱼得水,更何况还是根本不跟人的戏子,王津最为出名的还是那张被戏文耽搁了的好嘴,那叫一个左右逢源,随口一出戏谑就能让人捧腹大笑,偏偏人正理还正,举手投足不似下九流又有江湖人的洒脱。

  

  若说听过他戏的人没有不迷他的,就可以说和他谈过话的人没有不爱他的。

  

  这位爷也没嘛别的嗜好,一不抽大烟,二不逛窑子,三不逗鸟养虫,就是喜欢撒钱和交友,凡路过苦命的人势必撒上一把大洋,凡路过出了惨事的人势必出钱买一个薄棺收敛,那大手大脚的劲就连那喜好变卖家产的蔡二少爷都比不过。

  

  但咱天津卫的人就是喜好这股义薄云天的劲,无论是车夫伙计还是锅伙,谁听了王老板的名头不得打心眼里称赞一句够义气。

  

  说来也是缘分,王耀和这位相识还是在那袁世凯的牢里。

  

  王津因为拒绝给老袁唱戏被抓了进来,甚至还不像往日的圆滑放了狠话。

  

  “我是戏子,但亦明是非。”

  

  王津毕竟是唱戏的,身子骨受了损伤再想登台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老袁便只是饿着他不给饭吃,等这位爷主动低头,偏偏他还是个硬气的主,宁可啃稻草席子也不松嘴。

  

  两位有骨气的人一见面便是惺惺相惜,王二少不管自己身上血淋淋的鞭伤烙伤,拉着王津就要跪下拜把子,王津却体恤王耀身上的伤婉拒了顺便开个乐子说出去以后到他这来听戏,保证不收他的大洋。

  

  其实也是因为他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心思,有些时候有些事当了兄弟就到头了。天津卫的汉子大是大非比谁都清楚,偏偏在这些小事上糊涂得很。

  

  他被推搡进来的时候看见这个身上还带着伤的小书生靠在墙边,用稻草的杆在地上写着嘛东西,旦角的眼睛都好使得很,一眼就瞧到那地上的一行字。

  

  文章不为轻薄事,笔墨只哭百姓忧。

  

  再合那镜片下圆润的黑白分明的杏仁眼,苍白的小脸,因为忍着疼咬着的唇,王津只晓得自己迷糊得很,脑子里一阵花花,剩下的便是阵阵的心疼。

  

  旁的他不晓得,他只晓得那兰花指拈红尘似水的津爷栽了,还是栽在鼎鼎大名的书生王身上。

  

  后来两人还是出来了,王津照常登台唱戏,王耀照常写文章骂人。

  

  只是在王津出来以后,他的戏班子连着唱了三天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指桑骂槐之意连那扎着双丫髻的小崽子都看得出来。

  

  两位唯一的交集便是天天去听戏的那么一会。

  

  王大少起初也没当回事,直到他有一天心血来潮到梨园子找自家弟弟,结果就看见自家弟弟被压在化妆台上亲,眼镜也被摘了下来,看不看不清东西的眼睛朦朦胧胧地眯着,亮丽的油彩蹭了两个人满脸,藏青色的长褂半掀开,罪魁祸首的手还在往衣服下面摸。

  

  天知道王耀废了多大劲才拦住王大少,没让他一枪崩了王津。

  

  后来王家便放出消息,王家二少要成亲了,那受聘的闺女竟然是被迷戏爱戏的老天津人捧在手心上的王老板。

  

  一时间人们纷纷猜着这王盛津莫不是女扮男装,或者这王家二少是个假小子,后来才晓得原来这二位爷都是如假包换的纯爷们。

  津津乐道者有,皆大欢喜者也有,但就是没有骂大逆不道的——都在天津卫这地界混的,谁或者谁的家口还没受过这二位爷的义气啊。

  

  说实话,咱几个都觉得合情合理。

  

  成亲那天锣鼓喧天,红妆铺了十里,这二位爷骑着高头大马,胸口戴着大红花并肩而行,那通身的气派还真是天生一对。

  

  当然,王家大少一直阴着脸,恐怕在心里已经把王老板刀了千百遍。

  

  随后两个人就在祝贺和道喜,还有友善的起哄声中喝了交杯酒入了洞房,烛影摇曳,颠鸾倒凤,就连那月亮也羞于看,躲到了云彩后面。

  

  王大少喝了整整一晚的闷酒,不停在心里和自己念叨,没关系没关系,他王津算嘛人物,敢对自家弟弟不好就把他扔渤海里喂鱼。

  

  “津哥,好哥哥,就这一次,就这一杯。”

  

  “耀耀,听话,少喝点。”

  

  “您二位能到那老城区去卿卿我我嘛,总在我面前秀算嘛本事。”

  

  再后来秋收起义,王大少变卖一半产业家产买了军火送去,这二位爷一个收了戏袍,一个丢了笔,紧紧撵着大部队跟了过去。

  

  再再后来,新中国成立,两个人在天安门前喜极而泣,相拥而吻,就连周围的人民们也在为二位少将鼓掌喝彩。

  

  他们在牢里相遇,在乱世里成亲,走过了枪林弹雨,眼见了新中国的成立。

  

  现在津人一提起这二位,心里甭提提多自豪了。

  

  这两位可是侠义的土生土长的津人,有大义,神仙眷侣,小日子甭提多美了。

  

  ————————分割线————————

  ¹处来自原书的序言

  不知道我受谁影响了(捂脸)我感觉天津的朋友们都特义气还幽默。

  不过学习之余看看书真的很减压,感觉比打游戏减压多了(因为有时候真的会遇见坑队友)

  感觉我退的这段时间可能会写很多读后感(同人文)

  

  

  

评论(13)

热度(253)

  1. 共16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